鐵血的極限-富士康啟示錄:「效率與人性」的戰爭

13人自殺,10條生命,為所有人上了一堂最昂貴的課

由週刊記者在媒體散去時,仍繼續採訪,拼湊真相

l           第一種聲音「基本工資不等於有尊嚴的工資 勞動條件和社會脫節,累積員工不滿」

所謂慰勞,不是請周杰倫來唱歌,也非在天橋上安裝價值千萬的安全網。缺乏做為人的感受考慮和關懷,

就算調薪30%也非標準中的尊嚴工資。

l           第二種聲音「金錢之外,不被高壓牢牢壓抑,積極尋求滿足自尊和希望的平衡」

壓力總合讓想法轉變成人生賺不到錢、看不到希望、連基本的吃喝都不能滿足的壓抑感。

116小時的日常壓力,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實現自我?

所賺的錢正好消耗在生活上,人問:「受不了為什麼不離開?」離不開的無奈伴隨看不見的未來。

l           第三種聲音「陸幹黃金歲月的投入,眼見周圍的人一個個富起來,他們還能等多久?」

工作只剩錢與時間的交易,在成本精簡下的被裁員、看不到利潤的分享和晉升的希望。黃金歲月下,他們追求未來與希望的價值

l           第四種聲音「企業文化可以一成不變嗎?需不需重新檢視標準化的負作用?」

奴隸化的制式流程,讓9年的富士康成長53倍,但愛心,員工的感受的成長幅度卻不明顯。單調的效率和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過去

 

成長有沒有極限?

一家公司成長的要素,不是資金也不是技術,而是公司的管理能量

人和機器人差別就差在一顆心上面。用中國的大量的勞動力和台商的巨額財力交織而成的是更現實的回報。

新時代的新挑戰。富士康的挑戰從每年30%的成長,轉變成如何找尋失落的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